一邊查舊缺,一邊補新漏丨申花動態(tài)觀察
- 發(fā)布于:2025-03-21 03:02:00
- 來源:24直播網(wǎng)
對于一支上賽季僅以一分之差排名第二的球隊來說,“查缺補漏”成為新賽季的關鍵詞實在是太理所應當了。
當然,還得算上那些多少有些運氣成分的絕殺。甚至我曾大放厥詞:申花和海港本不應領先近20分:如果各自去掉運氣和裁判的眷顧,領先10分左右或許才是合理的結果。
尤其是在最大的競爭對手顯然大幅被削弱,而身后的諸強也都各自都有所補強的情況下,如何查缺補漏毫無疑問成為了休賽期的重點:申花面對的新賽季,或許是一個補齊短板就能取得成功的豁然開朗之局。

然而,當賽季已經(jīng)進行了7場比賽的時候,我們在第一個國際比賽日的間歇期回頭看,卻意外地發(fā)現(xiàn):好像在過去整整一個多月里,申花都在不斷地干著查缺補漏的事情。
從超級杯開始,申花嘗試補上的第一個“缺”就是馬萊萊——這也是理所應當?shù)摹.吘?,從俱樂部的引援來看,替代離隊馬萊萊的米內羅,本該是新賽季唯一一個補充進入主力陣容的新人。
米內羅是一個從比賽風格來看絕對適合申花的球員:他的速度比起馬萊萊的沖刺似乎更勝一籌,而他過去一年的進球數(shù)據(jù)也比來到申花之前的馬萊萊好看不少。唯二的焦慮,是他不穩(wěn)定的門前感覺,以及令人擔憂的傷病史。

然而,第一個擔憂就好像一個自我實現(xiàn)的悲觀預言。米內羅的射門感覺從一開始就顯得有些飄忽,以至于在7場4球的數(shù)據(jù)下,5場比賽顆粒無收的事實更令人揪心。
米內羅的射門不穩(wěn)定更像是選擇問題而非技術問題。此前他有過接吳曦后場長傳后領球、帶球、調整、射門一氣呵成,弧線也很美麗,只是差之毫厘。相較之下,那幾腳高射炮顯得格外莫名其妙。
之后,隱憂接踵而至。
米內羅和路易斯的巴西鋒線組合顯然沒能發(fā)揮出1+1>2的效果,兩人沒能像斯盧茨基教練此前預告的那樣“展示出新東西”,米內羅也沒有將他的邊路屬性在比賽里展現(xiàn)。反而,非常傳統(tǒng)的雙前鋒站位,讓上賽季尾聲已經(jīng)幾乎被吃透的推進戰(zhàn)術更加捉襟見肘。
這樣的打法還大幅消耗了路易斯。
從2023年夏天開始連續(xù)參加了了半個葡超賽季和一整個中超賽季的路易斯,在休賽期顯然過短的情況下,又在場上接過了馬萊萊之前還會分擔一些的對抗任務。這不僅讓他自己的射門表現(xiàn)持續(xù)低迷,還最終有些意料之中地遭遇了肌肉傷勢。

上賽季馬萊萊分擔掉的第一點對抗雖然成功率不高,但至少讓路易斯不用每個回合的高球都陷入肉搏戰(zhàn)中。而如今,這些工作幾乎全部都交給了路易斯。
然后,申花陷入了只剩下一名外援前鋒的困境。當然,米內羅站單中鋒完全不能發(fā)揮他的特點,更加無法支撐起球隊箭頭所應輸出的對抗、策應和壓迫任務。于是,這又成為了一個擺在教練面前的難題。
先不提路易斯的傷缺:斯盧茨基教練在休賽期想要查缺補漏的另一個關鍵點,顯然不是這些未知的傷病,而是已知的問題。那么如果要挑出一個目前陣容中的大毛病,那必定會是占據(jù)外援名額卻在邊后衛(wèi)上貢獻寥寥的馬納法。

從冬訓開始,楊皓宇就進入了首發(fā)組。在第一次在熱身賽里看到楊皓宇的站位時,我?guī)缀趿⒓淳筒碌搅怂贡R茨基的用意:他想要通過一個年輕人的跑動和覆蓋,來為身后本應有絕對技術優(yōu)勢的外援,創(chuàng)造更好的進攻環(huán)境。
不過,楊皓宇的異軍突起確實有些令人意外。尤其是考慮到他是通過8號位擠進首發(fā)陣容的:畢竟這是一個申花隊內國腳云集的位置。

馬納法沒有回報斯盧茨基。
盡管這7場比賽里,馬納法有過兩三場及格線以上的表現(xiàn),但更多時候則是完全配不上外援身份,甚至不如內援的表現(xiàn)。
與亞泰的比賽里,替補登場的王世龍在最后寥寥的時間里送出的傳中次數(shù)多過馬納法大半場的貢獻;與川崎的第二回合,馬納法屢次把球往隊友身上帶,在后場冒險橫傳。相比之下,他為數(shù)不多稍好一些表現(xiàn)的場次,反倒是主場與川崎的第一回合。

那場比賽他周圍的環(huán)境是怎樣的?中間有阿馬杜坐鎮(zhèn),身側有李可保護,身后有蔣圣龍補位,身前是國內球員中的技術強點徐皓陽,還有一個時常會游弋過來的特謝拉。
于是,他堅定地抱在邊路,堅決地向前,果斷地完成傳帶。除了最后制造烏龍的那腳偏出的射門之外,他還有過一次不錯的傳中,和幾次有效的向前帶球推進——這是另一側的陳晉一始終在嘗試做的事情,也是馬納法難得能做到的事情。
有朋友曾評論說馬納法是申花唯一可以“持球攻”的球員,我無法認同?,F(xiàn)代足球與19世紀末相比,最大的區(qū)別就是帶球更少傳球更多。尤其是在后場位置上,參與進攻的方式里帶球永遠不會是最優(yōu)先的選項,傳接球和無球跑動永遠更加重要。
然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?,F(xiàn)在看來,主場與川崎的比賽甚至像是回光返照,客場與川崎的比賽才是長久以來躺倒的常態(tài)。
“缺”是查到了,但這個“漏”卻沒補上,還眼看著越來越嚴重。
我覺得朱辰杰的傷病不能算什么太大的“缺”——他當然是如今申花不可少的角色,但艾迪和金順凱在一些強度不那么大的比賽中理應能補上這個位置。申花如今面對的“新漏”,顯然是路易斯和阿馬杜的傷缺。

縱觀申花外援的傷病史,其實路易斯才是那個“鐵人”。其余人里,特謝拉和米內羅近些年傷停情況稍好些,而阿馬杜則更是舊傷累累,他上個賽季的幾乎全勤更像是一個奇跡。至于馬納法,便不用多說了。
面對路易斯的傷病,斯盧茨基教練給出的答案是一顆圣誕樹——4-3-2-1的頭一場,劉誠宇的單前鋒其實倒還算有用,但這卻是建立在阿馬杜健康,與吳曦和李可搭檔組成三后腰的基礎上的。
第二場圣誕樹,哪怕不提阿馬杜的情況,米內羅也完全無法支撐起中前場的責任。直到劉誠宇登場后,看似瘦弱的他才在前場幫助球隊爭得了一些一點的對抗——這更加證明了路易斯的重要性。
然而,路易斯的傷缺當然是一個難題,但路易斯的回歸卻也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疑問。
考慮到與川崎的第二回合里,斯盧茨基盡管在阿馬杜傷缺的情況下派出了三后腰首發(fā),但也同樣在沒有阿馬杜這樣足夠強硬后腰的情況下,切成了單后腰+雙中鋒陣型:事實證明,李可或許在三后腰的居中位置上還算差強人意,但完全無法擔綱4-1-3-2中的單后腰。
此前有表述過觀點:在朱辰杰沒有復出、阿馬杜又受傷的情況下,三后腰的圣誕樹或許是在斯盧茨基窄陣型思路下的一個最優(yōu)解,兼顧中場人數(shù)優(yōu)勢和后場保護。
不過,斯盧茨基教練在比賽中切換陣型的這個選擇也表明,圣誕樹的選擇更像是應對前鋒傷病的情況,而非為阿馬杜傷缺而做的調整。畢竟,當路易斯復出之后,原本就只剩下四名健康外援的申花,很難奢侈地再將一位外援放在替補席上。

那么查缺補漏的任務就依舊在:米內羅狀態(tài)不夠理想,馬納法遲遲沒有發(fā)揮,阿馬杜長期傷缺,路易斯肌肉傷勢……剩下的沒提到的外援,只剩下了一個。
接下去一段時間的申花究竟會怎么打,確實令人十分好奇。
目前來看,出現(xiàn)過的兩個選擇都不算太理想:單后腰站位時,居中的后腰不夠好;而單中鋒的站位里,單中鋒的表現(xiàn)也一樣不夠好?;蛟S唯一可能的選擇,是打回斯盧茨基教練到來之前,申花熟悉了十幾年的邊鋒戰(zhàn)術。

對于斯盧茨基教練而言,單中鋒+兩名邊鋒的陣型在他過往的執(zhí)教生涯里,只在俄羅斯本土聯(lián)賽的兩次帶隊經(jīng)歷比較常見。在赫爾城和維特斯,斯盧茨基好像都更偏好雙前鋒的打法。
然而,這意味著在路易斯站中鋒、米內羅拉邊的情況下,還需要另一個邊鋒首發(fā),以及特謝拉站前腰。邊鋒的人選很難抉擇,因為于漢超很久沒有首發(fā),曹赟定退役,謝鵬飛狀態(tài)早就消磨殆盡。剩下的選擇,有很多局限性。
同時,特謝拉站回有邊鋒陣型中的前腰位置,也令人有很多好奇和疑問:在吳金貴手下,他在這個位置打得不好。而如今的申花,一旦要撿回4-2-3-1的陣型,那么雙后腰只能是又老了一歲的吳曦,和顯然不能替代外援作用的李可。
很多問題,但我們沒有答案——這也是現(xiàn)在對申花給很多球迷留下的印象。而一邊查舊缺,一邊補新漏,或許也會成為接下去一段時間里斯盧茨基教練最嚴峻的考驗。
文章配圖來自@ECHOFOOTBALL 。
??在各個平臺關注我們,獲得持續(xù)更新。??

